朱位秋院士,1938年9月生于浙江义乌,1964年12月西北工业大学非线性振动专业研究生毕业,之后在飞机结构强度研究所工作,1975年10月调至浙江大学。曾任美国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工程力学系访问学者;美国MIT机械系Visiting Scientist;美国Florida Atlantic University应用随机学研究中心访问副教授;美国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Buffalo土木系研究副教授;美国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Buffalo土木系研究教授;法国University Blaise Pascal at CNRS应用数学实验室访问教授;日本Kyoto(京都)University防灾研究所访问教授;美国Florida Atlantic University应用随机学研究中心杰出访问教授。现为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5 h6 x8 H7 l0 C6 `" M* t3 Z$ r朱位秋院士还兼任国际结构安全与可靠性协会及其下属结构工程中随机方法委员会成员;中国力学学会一般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常务理事;SCI收录国际学术期刊“Structural Safety”、“Acta Mechanica Solida Sinica”、“Advances in Structural Engineeri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Method” and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EI收录国际学术期刊《固体力学学报》、《力学进展》、《动力学与控制》、《非线性动力学学报》等编委,《振动工程学报》副主编。7 l' T7 w3 c' f+ I: K& ^: _0 e( m8 |
朱位秋院士长期从事非线性随机动力学与控制研究,国际上首创了非线性随机动力学与控制的哈密顿理论体系框架。 " b" Q1 b k- r; G. g$ f
朱位秋院士著力学丛书2部;发表论文170余篇,其中SCI收录70余篇,EI收录60余篇,ISTP收录20余篇,论文被他引600余次,其中SCI他引300余次。
^& F+ q/ p! z% r# z0 Q朱位秋院士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中国高等学校科学技术(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理论)二等奖及浙江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二等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