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洋生物系 0 F% o4 Y* `# n+ x
8 ^6 c8 z$ ^# g2 z一、概况 海洋生物系源于1928年国立青岛大学(后改为国立山东大学)成立时设置的生物学系。生物学系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曾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知名的生物学家,中科院院士、著名实验胚胎学家童第周教授,中科院院士、著名海洋生物学家曾呈奎教授、著名遗传学家方宗熙教授、著名水产学家林绍文教授及著名微生物学家王祖农教授等都曾先后在生物学系任教。本专业为海洋生物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拥有国家海洋生物学重点学科和山东省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是山东省重点学科和国家生物学一级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海洋生物工程中心(Chinese BETCEN/BAC/UNESCO)也设在本系。到目前为止,已与数十个国家建立了长期的友好合作关系,具有广泛的国际合作渠道和学术交流体系。 9 z7 y( E/ `7 x1 D I/ ~
本系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师29人,其中博士生导师7人、教授8人、副教授8人,具有博士学位者占80%以上,90%以上为50岁以下中青年教师。“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的总项目负责人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外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负责人1人,“973”子项目负责人3人,“863”项目负责人5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负责人15人,省部级及市级项目负责人多人,全国一级学会副理事长1人。在读博士生60名、硕士生180名,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3名。
! F% U3 U# M; b1 I6 i Z+ _ 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海洋生物学、动物胚胎与发育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海洋微生物与海洋生物材料、动物细胞工程、环境激素与环境友好材料等。
) p; \4 \5 w4 k9 ~4 q, v海洋占地球总面积的70%,蕴藏有大量的特有生物资源,随着人口、环境与资源危机的日益加重,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已成为国际范围内的研究重点和热点。二十一世纪是生物科学的世纪,在很大程度上应该说是海洋生物科学的世纪。衷心欢迎国内外生物科学领域的仁人志士尽早加入我们的队伍,与我们一道为二十一世纪海洋生物科学的蓬勃发展贡献力量!
6 T/ o9 b0 W# F
) Z) j6 I3 ?/ v' h1 _. L8 a# B二、本科招生专业介绍
生物科学专业 生物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的起源与进化,生命运动的本质和规律,生物的形态与发育以及生物与其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现代生物科学不仅是重要的基础学科和高科技领域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具有非常广泛应用领域和前景的学科,由于世界人口、环境、能源等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对生物学的需求和挑战,近一、二十年来生物学的发展突飞猛进,日新月异。因而21世纪无论是生物科学教学、科研本身还是经济发展、环境保护、食品与医药卫生等都将需要大量的生物科学专门人才。
6 [$ E) P" {5 K7 Z( B B本专业的特色 2 S9 u" X0 A( i- j; g Q
生物科学专业是我校设置最早、久负盛名的专业之一,师资力量雄厚,教学水平较高。为了适应21世纪对生物学高级人才的大量需求,对本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求掌握近代数学、物理、化学知识、计算机知识等教委规定的生物学基础课程以外,还要学习各专业方向的有关课程和现代生物学方面的课程以及多种切实可用的专门技术。本专业立足于海洋特色,对本专业的学生着重基础理论、科学素质和科研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在毕业后从事海洋生物学方面的教学、科研、管理与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毕业后获理学学士学位。' ?# R0 y6 t0 D. V( f8 u5 ^2 U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
4 g8 x- ]1 W0 V! ^. p本专业培养具有坚实的生物科学与海洋生物学基本理论和较强的实验技能,能在生物学尤其是海洋生物学的基础理论研究、生物资源的调查、开发利用、环境保护、生物高新技术产业等领域从事科研、教学及管理工作的生物科学高级专门人才。
" @ p2 D8 U( N) Y/ z* A本专业的主要课程设置' {* ^+ ]8 u* i
所设置的主要课程有:英语、计算机操作基础与网页制作、C程序设计、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高等数学、物理学、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组织与胚胎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海洋生物学、发育生物学、人体与动物生理学、植物生理学、生态学、现代生物、免疫学、病毒学、细胞工程、计算生物学、生物信息学、药用海洋生物等。
5 {; p' C ~( z& {毕业生适合从事的工作, Y/ S2 p u7 a1 C
适合本专业毕业生的工作方向和范围十分广泛,几乎涉及国民经济的所有部门,在近5年的毕业生中,平均有约60%的学生考取中科院和有关高校的硕士研究生,部分优秀的学生则直接出国留学,其他毕业生的主要去向有高等院校、海洋、水产、环保、食品、轻工、动植物检疫、农林系统的中央及地方科研和管理机构、外贸及商品检疫和防疫部门及有关高科技公司及涉外企业等。
3 V, `$ [" `8 }, A5 q f+ g$ a在已经到来的“生命科学的世纪”中,我们学生的前途必将更加灿烂与辉煌!
. l5 m% F& O' @3 i
2 q" b. r% M: k; ]) W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海洋生物工程中心 1995年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生物工程委员会决定在世界范围内挑选和资助建立5个地区性“植物与水生生物工程中心”,以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科学发展与进步。“中国海洋生物工程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该组织资助建立的5个中心中唯一的海洋生物工程中心。“中心”于1995年7月13日正式成立。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校长、著名海洋药物学家管华诗教授任“中心”名誉主任,徐怀恕教授任“中心”主任,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主席、马里兰生物工程研究院院长、著名海洋生物工程学家Dr. Rita R. Colwell教授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名誉所长、著名海洋生物学家曾呈奎教授任“中心”顾问。) j" s$ {. r( a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签订工作合同向“中心”提供经费资助。“中心”的主要任务是:$ Y: ?' C; K. @
1、为亚洲地区青年科学家开设短期高级培训课程及高级研讨会;
0 y$ ~+ f" a G3 J& M+ `2、接受亚洲地区青年科学家在“中心”做研究工作和学习(访问学者);
3 F! G, t/ V" B: ]3、在亚洲地区起科技带头作用。
9 ?* g* [% t& Y3 l$ S/ n% n8 J1996年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Dr. Federico Mayor授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生物工程委员会主席Dr. Indra K, Vasil教授代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中国海洋大学校长管华诗教授签署了“中心”的长期协议书。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许智宏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中国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的官员,青岛市副市长李乃胜,曾呈奎院士、冯士笮院士等出席了签字仪式。
% J/ m+ y/ z R; k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向“中心”提供了43.5万美元的活动经费。“中心”已组织了有关水产养殖动物病害及其防治,海洋经济动物养殖技术、海洋药物、对虾病害防治技术、海藻化工产品及海藻栽培技术等5次高级培训课程,共有125名来自亚洲地区的青年科学家参加了培训课。1998年10月10~14日“中心”组织了“对虾病害及控制技术”高级研讨会,共有30位亚洲地区的专家出席。2001年7曰-12日,中心举办了“亚洲地区海洋细菌多样性”国际研讨会,共有40 多名国内外专家出席。1998年10月6~9日组织了“国际海洋生物工程学进展与展望”学术会议,来自24个国家的206位科学家出席了会议。“中心”已接受17名青年访问学者在“中心”做科研进修。
9 j% }: s# V( ^“中心”将继续就海洋生物工程学的各个领域组织国际学术会议、研讨会及培训课程,接受青年访问学者。
P0 ?" S& e k# \8 j) i0 [/ v/ U1 `% L3 A4 \
四、科学研究概况及动态 二十一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是海洋生命科学的世纪。对海洋生物的研究开发与利用无疑将对造福人类具有重大意义。5 ^5 W. c6 m9 H' x8 c
海洋生物学科始建于1930年,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建立了完整的海洋生物教学体系和科研梯队,成为我国培养从本科到博士多层次海洋生物人才的重要基地,也是我国海洋生物科学研究领域有特色和有影响的研究基地。童第周院士、“养虾之父”林绍文教授、曾呈奎院士、遗传学家方宗熙教授等国内外著名的科学家都在此进行过教学及科研工作。这些著名学者不但创立了一流的工作业绩,而且留下了良好的学风和传统。
! R8 ~6 ?4 c, c7 k 海洋生物系拥有3个博士点和三个硕士点。海洋生物学是“国家海洋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依托学科之一,也是国家和山东省重点学科。海洋生物工程省重点实验室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中国海洋生物工程中心挂靠在本系。
8 {& u) e/ m5 r( W近十年来,海洋生物学科在许多研究领域处于国际或国内前沿。如海洋生物的发育生物学,海洋微生物学研究、生物化学与海洋生物材料,细胞工程及分子生物学、环境激素及环境友好材料等研究均属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曾获得海洋局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及部委省市等多项奖励。这些研究成果中,有些在国内外相关学术领域产生广泛的影响,有些已应用于生产并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 @; g- [2 j/ h- K8 X) ~) O: x5 m 该学科目前承担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外杰出青年基金、国家“863”计划、攀登计划B、国家“十五”攻关项目、国家重大基金、重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省市重大课题,近期内该学科将有望在下列领域内取得重要进展:1)以文昌鱼为模型动物发育生物学;2)海洋动物基因转移及克隆技术; 3)微生物及发酵工程;4)生物化学与海洋生物材料;5)细胞工程及分子生物学;6)环境激素及环境友好材料等研究。在这些课题研究基础上,我系已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200余篇。
* a& N1 k6 y4 m: P0 u1 I8 _2 s- j' e" D! r
五、教学活动及教学研究 我系主要承担海洋生物系生物科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海洋生物、细胞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硕士、博士点的专业课的教学工作。还承担了海洋生命学院其它专业部分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教学工作。目前,我院有教师29人,本科学生260人,研究生100人,师生比为1:10,共开设50余门课程。' B9 T7 ~$ ?( V/ Z4 b$ l6 x
在教学工作中曾获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校教学评估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一个。先后编译《中国北部海洋无脊椎动物》、《海洋生物工程》、《海洋无脊椎动物学》、《海洋脊椎动物》、《生物海洋学》等教材5部。
# { B- Z1 E/ [主要专业课程设置:4 v) s* ~1 `4 {2 _0 b! N
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海洋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组织胚胎学、微生物学、环境微生物、海洋学、分子生物学、生态学、发育生物学、生物统计、人体及动物生理学、植物生理学、免疫学、药用海洋生物学、病毒学、饵料生物学、环境科学概论、生物信息学、计算生物学、现代生物技术、生物多样性、基础生物技术、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生化工程、微生物工程、文献检索。
1 [1 i, I- E3 X" k0 ^ z主要实验课程设置:, f% F( w+ l8 |9 e5 h
生物化学实验、植物生物学实验、动物生物学实验、微生物学实验、组织胚胎学实验、细胞生物学实验、遗传学实验、分子生物学实验、海洋生物学实验、发育生物学实验、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实验、细胞工程实验、基因工程实验、基础生物技术大实验、动物生物学实习、植物生物学实习、海洋生物学及海洋学实习、毕业论文。- k$ b( C& ]; H1 h$ i% W: a1 O
六、研究生教育与培养 海洋生物系现有海洋生物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3个博士点和硕士点,有国家生物学一级学科,设有博士后流动站。具有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后的一体化培养体系。现有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14人。现在校硕士研究生180人,博士研究生60人。各位导师姓名及研究方向见下表。
) _* s" Q+ s z0 t0 T( B 姓名 | 职称 | 博士生导师 | 专业 | 张士璀 | 教授 | 是 | 发育生物学 | 池振明 | 教授 | 是 | 微生物学 | 樊廷俊 | 教授 | 是 | 细胞生物学 | 陈西广 | 教授 | 是 | 生物化学 | 汝少国 | 教授 | 是 | 海洋生态学 | 张志峰 | 教授 | 是 | 发育生物学 | 张晓华 | 教授 | 是 | 微生物学 | 陈吉祥 | 教授 | 否 | 微生物学 | 汪 岷 | 副教授 | 否 | 海洋生物病害 | 刘晨光 | 副教授 | 否 | 生物化学 | 郭华荣 | 副教授 | 否 | 发育生物学 | 梁世德 | 副教授 | 否 | 分子生物学 | 王 蔚 | 副教授 | 否 | 海洋生态学 | 孟祥红 | 副教授 | 否 | 生物化学 | 胡国斌 | 副教授 | 否 | 分子生物学 | 刘振辉 | 副教授 | 否 | 发育生物学 | 刘成圣 | 高级工程师 | 否 | 海洋生物学 |
七、外事活动与国际学术交流 到目前为止,我院与美国、日本、韩国、朝鲜、越南、泰国、印度、菲律宾、马来西亚、香港、新加坡、意大利、英国、等14个国家建立了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与以色列和欧盟等十多个国家建立了合作研究项目。包括中荷合作项目“有机磷农药对鱼类的毒性效应”、中国-欧共体合作项目“对虾苗期细菌性病害的诊断与控制”、中-日“中国近海筏式贝类养殖生态系统的基础研究”、中日重点大学合作项目等多项国际合作项目。其中,与日本筑波大学建立了为期10年的“食品生产与环境安全”的合作研究项目。
5 m' p, B& o6 u8 ?1 ^ ?3 h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生物工程中心就设在我院。该中心已举办一次有200名学者参加的大型国际会议和三次国际研讨会。到目前为止,UNESCO生物工程中心已累计举班了5期培训班,共培训东南亚学者累计100余名,接受17名外国及中国访问学者。1999年,根据英国赫里奥特-瓦特大学与中国海洋大学合作计划,英国赫里奥特-瓦特大学又在我院建立了达尔文实验室。
, E, Z& ]0 q0 z% t1 |* M ( \" N) M+ E8 C! X& E2 ]
八、教师队伍 $ W- c+ G2 r* O/ P9 C* K4 L1 z
主 任:汝少国,电话:0532-82031962) R0 c' v. r1 N8 L/ l6 z
副主任:刘振辉,电话:0532-820324390 w+ U- E: Q. S2 l
副主任:陈吉祥,电话:0532-82032767) y+ q7 l, D; _6 ^+ d6 U# B
, a% O& K7 H z+ ]1 X+ X, X Q2 Z9 R我系共有教师29人。博士生导师7人,硕士生导师16人,泰山学者1人、青岛市拔尖人才1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20人,硕士学位7人。
# F! m+ C/ ?. g6 j
A5 E. Z- H* K博士生导师7人:张士璀 池振明 樊廷俊 陈西广 汝少国 张志峰 张晓华- e- V9 u& p* [4 Z6 g* w, {/ @6 N
正教授8人: 张士璀 池振明 樊廷俊 陈西广 汝少国 张志峰 张晓华 陈吉祥
, b3 F2 R8 _" o/ e' i: N副教授8人: 汪 岷 刘晨光 郭华荣 梁世德 王 蔚 孟祥红 胡国斌 刘振辉
& Y, I4 C8 v1 q, U$ M5 K高级工程师3人:刘成圣 王祥红 丛日山- i$ L/ [7 o7 Z9 T$ l
讲师8人:王诗红 杜宗军 郎刚华 李红岩 罗艳 杨秀霞 于苗苗 姜国建
3 s z) a) b* C. c6 o工程师1人:李静& I, ^5 G5 X1 t7 v) v g. s2 s
1 d: z% @! \0 B8 m' N2 S6 }. A/ D; t
泰山学者:张士璀
% p( R* @8 P0 `: Z6 {9 y' V青岛市拔尖人才:张士璀 樊廷俊
5 h& v% X" d. e+ q1 }( f+ A8 M7 l校跨世纪青年学术带头人:张士璀) f, v2 g% x4 o; A. A0 J# N
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陈西广" l5 h4 A& Y2 _6 v5 y0 ^
" F8 ` ], W1 t2 ?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张士璀 池振明 樊廷俊 陈西广 张志峰 汝少国 李 筠 汪 岷 陈吉祥 郭华荣 梁世德 张晓华 王蔚 王诗红 胡国斌 刘振辉 李红岩 孟祥红 罗艳 姜国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