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等待复试的阶段,心情总是起起伏伏,烦躁甚至暴躁的情况没有因为晋级为“准研究生”而减少,相反,情况更甚。
: @' V' L: L m0 C) y8 O. J# i) \8 Q/ Z# l7 |
为什么呢?- Y, D% }9 e1 p1 N. P
: X% z5 W2 I% i+ y
原因是简单而且显而易见的:还有最后一关,还有被PK的可能,有可能攻占的领地完全被敌人反攻回来,“到头来的一场空”给考生无尽的精神压力。0 L3 h' C: R& _
此外,很多考生对复试流程不熟悉,因为网络上很难搜集到复试真题,所以考生心里总有不安,好像自己的复习和筹备完全是没有根据没有目的的,越看书越觉得自己乱了阵脚。
& @3 F" |4 C1 s8 y# F
0 _- ]6 w2 Z1 v, y3 n% Z 这些情况都是存在的,也是可以理解体谅的。
, X) `3 P- m: [5 B* X# E; C! d$ F/ c$ ]3 t% h6 n; M' x) |; D2 W
废话少说吧,对于如何调整心态,我谈谈自己的看法,作为第二课。# p. w/ b0 ?8 b* r; t
* C, C* O$ B7 R; A9 w4 u2 v0 K
1, 1,本校的是不是占据了各种优势?进了复试就等于获得了录取通知书?; b* q0 H- ~* t4 p% J' W$ m1 @
本校是有一定的优势的,因为他们本科读的课程有些就是现在的导师开设的,甚至和导师比较熟悉,从人际交流上看,接受一个陌生人与接收一个认识的人比较,你觉得哪个比较容易接受呢?另外,考题可能本校的做起来比较顺手,因为对老师们的思路意见很熟悉,但我否定老师们提前泄题给他们的假设。
& X0 ]: Q7 c( w! R: { 他们是否获得了“通知书”?不一定,大家都是占据到了一个起点上,学校学院的原则是接收好的学生,为学院发展寻找动力支持,如果不计后果的接收学生,那不就乱了学校大计了吗?1 b( }0 ^. K' E3 \$ D/ J* O: f
就算是他们占据了复试的名额,你要知道,考研考本校的并没有几个,大家都想挪窝换个环境的,除去本校考生,还有很多很多名额,为什么你不能占据这些名额呢?" H& n: Q' }1 I* F! _) ^9 W
2, 2,没有复试真题,我怎么去复习?
7 \+ r# ?) x8 y5 U7 r- G" S# b 首先,没有真题的不但是你一个考生,大家应该都没有真题,因为很多学院在复试笔试结束后是不允许考题被带出教室的。那么,大家又是相同的起跑线,你需要的只是跑啊,跑啊。. q9 d1 J; z- r
没有真题的指导你就完全丢失了方向了吗?你应该再次浏览招生简章中的要求,在初试书目要求后面不是有复试书目要求吗?仔细看看,是否有补充书目,是否有详细要求。去学校的考研论坛结识下过来人,如果幸运找到热心人,他随口的一说可能对你来说是莫大的帮助呢。另外,回忆下初试时候考到的内容,而你又是不懂不了解的,抓紧解决这些问题,不排除学校把初试得分低的题目放到复试里面再考一次。* E4 Q, a$ G7 `
最后,只能是按部就班的看书了,可以拓展性的看看近期本专业的论文,看看导师们的学术成果。# R! W& C" a- f7 T% }8 g: W
PS,练习下你的口语,汉语表达和英文表达同样重要,这个能力在面试时候展示的一览无余,也直接影响考官打分。( q" M4 }. @: U2 r
3, 3,复试失败,我何去何从?# z! m8 _% ^" A g5 \
如果你把考研看的关乎一切,那就纠正自己的观点,不管你是抱着什么目的读研,问问自己,是否读研的结果就代表了将来事业生活的成功与否。
* Y6 D4 k3 Z! Y$ W& Y2 @3 h 前段时间请社会上的成功人士过来讲座,他们提到了一点,“社会上的成功人士,有文凭的和没文凭的人各占一半”,这说明文凭不代表成败,将来关乎成败的更多的是你的情商,情商的几个方面,大概有认知自己的能力,认识他人、分析情况的能力、交际能力、自我激励能力五个方面,我了解的情况是,成功的人都有莫大的个人魅力。如果你因为复试失败而自暴自弃,我想你首先是个没有个人魅力的人,这样你距离未来的成功又远了一步。$ }- u2 |. C, ]& Z& D7 B4 d' W
正确面对考研、读研和复试,这是一次人生的挑战,我需要做的是争取胜利,但失败或许预示着我的人生不适合通过读研成功,我可以去工作,我应该去工作。6 X! Y+ G( d+ ]& T6 ^
4,读研不代表成功,我还有必要努力呢?3 F G! d+ D2 C
读研不代表一定成功,但综合来看,对你的人生一定有利,这是整个人生的提升机会,有的人确实在将来会遗憾自己没有接受研究生教育,读研过程你发现自己成长了,更重要的,在社会环境下,似乎高学历还代表着高薪酬,尽管有人提出,公司需要本科生,不需要研究生,我还是乐观的认为只是个例,不然读研的人们不都郁闷到suicide了吗?国家的政策也不会允许出现高学历却没出路的局面出现。0 f' Q2 a$ V7 }4 k0 T) c
你来到了复试的门前,就代表你需要成功,需要这个跳板,尽管不知道未来的吉凶,最起码你获得了别人没有的机会,起码从现在看来,你距离成功更近一点。
' o5 h) r; T8 a所以,努力。排名靠前的同学努力考到公费,排名靠后的同学努力保证自己的录取率。
' N" C B& b- \3 B- s& R! p; Z5, 5, 烦躁了如何处理?
% G) h0 u ]" d. p7 ] s 可以找亲密的朋友交流,或者干脆闲聊,可以去草地上看看低年级的人们,可以去喜欢的课堂认真听一次课,可以陪女朋友逛街购物,可以陪男朋友去打篮球,可以和宿舍的哥们打扑克,可以学学化妆。。。。。; o1 I7 B' i4 x7 `+ w* |
( F( V9 x- ~, B3 N, U OK,下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