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专业文献必读目录(各方向书目中带*者,被规定为所有方向研究生必读书) (一)戏曲学方向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 *周贻白:《中国戏曲史纲要》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 蔡仪:《中国古典戏曲序跋汇编》 叶长海:《中国戏剧学史》 青木正儿:《近世戏曲史》 任二北:《新曲苑》 任二北:《散曲概论》 李昌集:《中国古代散曲史》 杨栋:《中国散曲学史》 (二)小说学方向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杨义:《中国小说史论》 胡适:《白话小说史》、《中国章回小说考证》 侯忠义:《中国文言小说史稿》 石昌渝:《中国小说源流考》 蒋瑞芳:《小说考证》 朱一玄:《三国演义资料汇编》、《水浒传资料汇编》、《西游记资料汇编》、《金瓶梅资料汇编》、《红楼梦资料汇编》 黄霖:《中国历代小说论著选》 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 (三)诗歌研究方向 *陆侃如、冯沅君:《中国诗史》 王国维:《人间词话》 刘师培:《中古文学史》 钱钟书:《谈艺录》、《管锥编》 程千帆:《古诗考索》(上海古籍,1984) *葛晓音:《八代诗史》 夏传才:《诗经研究史概要》 王钟陵:《中国中古诗歌史》 蒋寅:《大历诗人研究》(中华书局,1995)、《古典诗学的现代诠释》(中华书局,2003) 王小盾:《隋唐五代燕乐杂言歌辞研究》(中华书局,1996) 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1999修订版) (四)散文研究方向 *郭预衡:《中国散文史》 *吴承学:《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增订本) (明)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清坊刻本) 孙昌武:《柳宗元传论》(人民文学出版社) 孙昌武:《韩愈与唐代古文运动》(南开大学出版社) 高步瀛:《唐宋文举要》(中华书局) 朱迎平:《唐宋散文研究刍议》 (五)古代文论研究方向 *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1-4册) 王运熙等著.中国文学批评史(八卷本) 徐中玉主编.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专题资料丛刊 张少康著.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二卷本) 罗宗强等著:《中国文学思想通史》 钱钟书:《谈艺录》《管锥编》 黄霖:《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丛书,三卷本)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 敏泽:《中国美学思想史》 *张海明著:《古代文论研究七十年》 宗白华著《艺境》 (六)民间文学研究方向 袁珂:《中国神话史》 *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 祁连休:《中华民间文学史》 高有鹏:《中国民间文学史》 刘守华:《中国民间故事史》 *钟敬文:《民间文学概论》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 乌丙安:《民俗学原理》 苑利:《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 七、中期考核 本专业研究生实行中期筛选制度,其具体方法如下: (一)中期筛选安排在课程学习阶段基本结束,正式进行硕士论文写作前,即第四学期举行。 (二)期筛选工作由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领导,研究生秘书具体组织实施。 (三)中期筛选的内容: 1.政治思想表现(由院总支写出鉴定)。 2.课程成绩审核(由系初审,研究生教育中心复核)。 3.综合考核: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采取学术报告和口试两种形式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详细记载考核情况。综合考核的成绩评定以合格、不合格两级记分。 (四)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对研究生的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的情况全面考核后,召开研究生筛选会议,委员会全体委员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逐个表决自己的筛选意见,经全体成员三分之二以上(含三分之二)表决同意者方能通过,然后写出简短评语填入中期筛选考核登记表。 (五)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将筛选意见交研究生教育中心审核批准后,公布筛选结果。 (六)中期筛选的标准: 1.思想品德好,成绩优良及以上(平均成绩在80以上,学位课程成绩不低于80分),身体健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预计可提前完成学位论文,经本人申请,导师同意,系审核后报研究生教育中心批准,可提前半年或一年毕业。 思想品德好,成绩合格(平均成绩在75分以上,学位课成绩不低于70分),身体健康,有科研和实践能力,综合考核合格后,可正式进入论文阶段。 思想品德差或成绩不合格(平均成绩在75分以下,学位课成绩低于70分),或由于身体原因不能坚持学习者,或明显缺乏科研能力者,经院学术评定分委员会提名,研究生教育中心审核,报主管院长批准,终止攻读硕士学位,按学籍管理条例第十条处理。 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一)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学生取得硕士研究生资格认证以后,于第四学期在导师指导下确定研究课题,收集相应的材料,准备开题报告。院成立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指导小组,对学生的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进行审核,审核所选课题是否是学科前沿课题,是否具有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其收集的材料是否齐全,是否是完成课题所必需的资料,符合要求者,方可确定为选题。 (二)论文工作量要求:学生的开题报告通过开题报告指导小组审核后在第五、六学期完成设计工作,并完成部分或全部初稿。在第六学期上完成初稿,送导师审定,下半学期打印论文稿件五份,并写出1000字的论文提要送审,并进行答辩。 (三)论文质量要求。论文要具有学术性、创新性、完整性和连贯性;结构正确、语言流畅。 1.学术性:研究课题应是某研究方向的前沿课题,学生应比较全面地掌握某个方向的基本知识和最新研究成果,并了解其发展动向和需研究的课题。 2.创新性:论文必须要能在表现学生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或提出新的论点,或弥补现有论文的缺陷,或改进和优化现有理论。 3.完整性和连贯性:论文应适合该类文章的题材结构特点,逻辑性强,结构完整、层次分明、论点明显、论据充足。 用词准确,层次清楚,语篇连贯,语言流畅,表意清晰。 (四)论文指导:导师应对学生撰写论文进行全过程指导和质量监控,使其完全按规定进行。 1.导师应对学生规定进度和相应的工作量,审查学生的研究计划是否可行,检查其研究方法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2.学生每隔两周应向导师报告研究进度和所遇到的问题,要求导师指导。导师应给以学生悉心指导,直到其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3.学生完成初稿后,导师应进行严行严格审查,给以批示和和指导,不合格者令其重做或修改,直到达到标准为止。 (五)论文评阅与答辩。学生完成论文后,要进行送审评阅和论文答辩。 1.聘请二位与论文有关学科的副教授及以上的专家评阅论文。评阅人应当对论文写出详细的学术评语,供论文答辩委员会参考。如果有一人的评语是否定的,学生不能进行答辩。应增聘一名评阅人,如评语仍为否定意见,则本次申请无效。 2.成立副教授及以上五名专家组成的答辩委员会,其中来单位专家不少于二名。论文答辩委员会主席由副教授或教授或相当的专家担任。 3.论文答辩委员会根据答辩的情况,就是否授予学位作出决议,决议采取不记名投票方式,经全体成员三分之二以上同意,方得通过。决议经论文答辩委员会主席签字后,报送学位评定委员会,会议应当有记录。 4.论文答辩的程序是: 1)主席宣布开会,宣读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申请人姓名,论文题目等; 2)导师简要介绍研究生的课程学习成绩及从事科研工作情况; 3)研究生报告论文的主要内容(30分钟); 4)与会者提问,进行论文答辩; 5)休会:导师、研究生、列席及旁听人员退场,答辩委员会举行会议,宣读导师和论文评阅人的学术评语,委员会就论文答辩情况交换意见,以无记名投票方式就论文是否通过,是否同意授予学位进行表决,并作出书面决议。 6)复会:主席宣读论文是否通过和对论文的评语。 硕士学位论文答辩不合格者,经论文答辩委员会同意,可在一年内修改论文,重新答辩一次。 论文经答辩委员会确定已达到博士学位论文水平者,由答辩委员会向校学位委员会提出申请,在补足博士学位课程后,可破格获得博士学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