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政学院专业设置
& t( p- f: s- _! m ; `! V: P! M! N% {0 Z5 d% _$ n8 r
一、本科专业1 r( I( l% t/ J8 C- E% H
法学(Law)
/ @, U+ h3 s4 y专业概述:原国际经济学专业,1996年改为法学专业。本专业突出民商经济法学和国际法学等方向的教育,突出法律实务基本操作技能和法律应用性人才的培养。本专业有国际法学、环境资源法学、经济法学、宪法与行政法学四个硕士点和环境资源法学一个博士点。
+ p2 R( S$ Y' _% ~; }3 R% ~主要课程:法学基础理论、宪法学、民商法学、经济法学、刑法学、海事法学、海洋法学、环境法学、行政法学、诉讼法学、国际法学、国际私法学、律师和公证实务等。 毕业生概述:具有坚实的法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系统掌握法律实务的基本操作技能,能从事司法、检察、公安、法律服务、企事业单位法律顾问工作以及法学学科的教学工作。
' I& N) W9 Q7 n1 q政治学与行政学(Politics and Administration)
# N- b, l/ X1 b z5 R' E专业概述:本专业设置于1998年,现有行政管理、政治学理论和国际政治3个硕士点,主要面向党政管理干部的MPA(公共管理硕士)专业也提供了让学生了解社会、接触地方实际的机会。本专业培养掌握政治学、行政学、管理学的基本理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科技进步的现实需要,具有较高政治素质与专业知识,能够从事各种社会及行政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 G* s! h; S% \* F! _% Y: d7 ~$ w主要课程:政治学、行政管理学、公共经济学、中外政治思想史、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组织行为学、秘书学、社会调查的理论与方法、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公务员制度等。
/ {( z2 K$ X" ]0 I6 ?毕业生概述:本专业培养学生掌握政治学和公共管理两个学科的综合知识,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较高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行政管理、公共关系的实践技能,能够胜任我国社会所需要的公共行政管理、企事业机关组织管理、学校教学科研、党政工作和宣传、档案、文秘等工作。4 i$ D; J6 W9 e; T
W( z b+ T- s5 P ^8 I4 d4 y公共事业管理(Public services management)
# r. [: u) S; _% f% I% t" a专业概述:是一门运用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方法,研究公共组织活动及其规律的新兴学科,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教育部2000年批准招生。; v* _5 z$ b" [4 w
主要课程:政治学原理、行政学原理、管理学原理、管理经济学、公共事业管理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公共政策学、国家公务员制度、管理信息系统、管理文秘以及专业选修课等。
1 L2 D, B1 E: ^ Y$ P& J6 E% a. ]毕业生概述:具有系统而坚实的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基础,系统掌握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现代社会调查和资料分析技术以及计算机应用与数据处理技术,能够承担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社会中介组织的管理工作或从事有关的教学、科研等工作。3 Z8 N4 v9 B2 V5 R% [6 s% d
行政管理(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0 Z; F1 j1 a4 g3 u2 T- p U3 H专业概述:是社会科学诸多学科中的一门独立学科,具有鲜明的政治性、综合性和实践性,是指导国家治理和社会公共管理的重要学科,教育部2000年批准招生。1 x0 _9 Z6 f9 m# g8 U
主要课程:政治学原理、行政学原理、管理学原理、社会学、行政伦理学、行政法、公共政策学、中外行政制度、国家公务员制度、管理信息系统、行政文秘以及专业选修课等。
# z5 [% M$ O% N" w+ c毕业生概述:具有系统而坚实的行政学、政治学、管理学、法学基础,系统掌握现代管理及社会治理理论,掌握现代社会调查方法及计算机应用与数据处理技术,能够承担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管理工作或从事有关的政策研究、教学等工作。
m. T5 q1 p5 x( R
* f( l& q6 Q$ ?1 _; ^# n* c+ ^1 p- a二、硕士学位授予点& D; R" `8 n! O* V {5 E. \( Q
1、国际法学(International Law) 专业概述:本专业重点研究国际法领域的基本法律原则、规则和基本国际法律制度,侧重于国际公法学、海洋法、国际经济法、国际金融法、国际税法、国际投资法等领域的研究。
0 m- i1 \% W+ E! f! k主要研究方向:国际公法、国际人权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
7 p. u& n t X5 b1 H主要课程:法理学研究、国际法研究、国际经济法研究、国际私法研究、国际商法、国际知识产权法、国际金融法、国际反倾销与反补贴法、国际商事仲裁与诉讼法、国际环境资源保护法、民商法研究、国际人权法、国际环境法原理等课程。 毕业生概述:具有坚实的国际法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在法律服务机构、金融、外经外贸单位、司法机构等从事涉外法律业务和企事业单位法律顾问工作以及国际法学教学、科研工作。
' Z3 D7 x% Q& _7 ^7 E* ?' |2、专业名称: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Law)
# e6 e! z/ k& R2 l5 ~ K专业概述:
6 a3 N! j+ E0 Y e2 S7 @4 @, I A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既研究资源与环境同人类开发利用行为的理论机理,也研究在此基础上抽象出的资源与环境法律规范与法律制度的形成、结构、体系;既研究一国资源与环境法律思想、历史与现状,也研究有关资源与环境的国际公约等国际法律渊源的历史与现状,从而为一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为资源与环境保护的立法、执法和司法提供理论与制度服务。该学科将为国家机关、司法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培养从事环境与资源法律方面研究与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
& J6 ~& D" i$ U8 ~# X$ F4 t+ U主要研究方向:% J9 g4 Y' f0 V* j9 y, j
环境法学基本理论,海洋环境法,中国环境法,国际环境法与外国环境法,资源法。2 N: q( e' {" n; g4 [) I* k
主要课程:. V7 i* h n& T ~
法理学,法经济学,民法理论,行政法理论,环境资源法学,环境法学理论专题,国际环境法原理,比较环境法,中国环境法律与政策,海洋环境法,资源法专题,环境与贸易,外国环境法,海洋环境管理,环境社会学,环境经济学,环境行政执法专题,环境侵权与诉讼专题,专业英语。
% \8 V$ o, X1 Q1 _4 v毕业生概述:* ?3 B, N. ^/ R# P+ _0 p
掌握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基本理论内涵、系统制度规则和相关中外历史与现状,理解政府、市场、企业、公民在资源开发利用及环境保护中的不同作用、法律规范形态及其机理,具有独立从事科研、教学、管理工作的能力。从事资源与环境行政管理、司法、法律服务工作和企事业单位法律事务工作。
. ?* [# @+ }* M4 H) @) @9 r
: r3 @* e# p8 `, |9 B
" d' Q! y3 |! s1 F" h# K* Z3、经济法学(Economic Law)9 a/ t# L4 a' n" c) _" f, A
专业概述:以经济法学理论为基础,系统研究的各类经济法主体、有关政府引导、管理和规范市场,保护和促进公平竞争方面的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以及产品质量、财税、金融、会计与审计、外贸管理等宏观调控和社会保险、福利、社会救济与优抚等法律制度。 主要研究方向:市场主体法、市场规制法、宏观调控法、社会保障法 主要课程:经济法理论、市场主体法、市场规制法、宏观调控法、社会保障法、民法学总论、商法学专题、国际商法专题、国际经济法、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等课程。 毕业生概述:具有系统而坚实的经济法学理论和专业知识,能胜任经济法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从事经济行政、司法,法律服务工作和企事业单位法律实务工作。' ~. t. a- m D' G( u2 e3 l0 [
$ k- X$ J3 J$ @$ t8 f$ N* f% N/ S4、宪法与行政法学(Constitutional Law and Administrative Law) 专业概述:本专业主要研究宪法学的基本理论、基本宪政制度和我国宪政建设中的主要问题、行政法的基本观点、基本原理和基本制度,解决我国行政法制建设中的现实问题。 . _# A9 l4 K. H S! p
主要课程:法理学研究、宪法学研究、行政法学研究、行政诉讼法研究、立法学、西方法律思想史、比较宪法、国际法研究、国际人权法、国际私法研究、民商法研究、中国法律思想史等课程。 毕业生概述:具有系统的宪法与行政法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独立从事宪法与行政法学专业理论研究、担负党政机关、司法机关或者教学工作的能力,在立法相关方面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5、行政管理(Public Administration)
9 }* s& e- Z6 P专业概述:本专业结合我国社会政治实践,重点研究政府组织公共性、行政体制改革、公务员制度、非政府公共组织等方面的理论与知识;研究当代政府行政改革、政府绩效评估、服务管理、经营城市等方面的理论与知识;以新公共管理理论和治理理论为指导,研究党群组织管理、事业单位管理、社团管理、非盈利组织管理、社区治理等方面的理论与知识。
' ?) q4 G; l6 E, i2 N9 ~- \主要研究方向:行政组织、海洋行政管理、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公共政策
H3 c* G0 `# H4 C* Y8 Q主要课程:行政管理学专题、政治学的重大理论、行政法理论、公共经济学研究、管理学前沿问题、政治学原理、现代社会发展理论、行政伦理学专题、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公共组织理论研究、政策科学研究、非政府公共管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 p3 x5 v7 O+ U" m% ^- V2 o5 z
7 z. e# r3 ?/ e2 T
毕业生概述:具有系统而坚实的行政学、政治学、管理学基础,系统掌握现代管理及社会治理理论,掌握现代社会调查方法,能够承担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管理工作或从事有关的政策研究、教学等工作。
. x' ~4 e: s0 i" }+ M- s+ W+ Z6.国际政治(International Politics)
4 E; d0 s; i( T5 \( p2 Y3 X4 n1 J专业概述:国际政治属于法学门类政治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主要侧重研究国际政治的基本理论和国际政治的基本发展趋势,研究关系到国际格局演变的重大国际战略问题、大国关系、地区政治、国别外交等。本专业主要结合中国海洋大学的海洋特色和现有研究队伍的研究基础,并充分考虑国内现有国际政治硕士点的基本情况,将世界海洋政治研究、世界民族宗教问题研究、东北亚国际关系研究作为具有自身研究特色的主要研究领域。世界海洋政治研究主要研究海洋政治理论和中国海权战略,为我国制定海洋战略,解决海洋争端提供对策咨询;世界民族宗教问题研究主要侧重民族主义与当代国际关系研究、伊斯兰复兴运动与当代国际政治研究;东亚国际关系研究主要侧重中日、中韩、日韩、美韩关系等双边关系研究和东亚区域问题研究。
8 Y4 W; S9 G8 n( ^8 E9 t主要研究方向: 世界海洋政治研究、世界民族宗教问题研究、东北亚国际关系研究
# {$ T9 ?" W S+ `主要课程:国际政治学理论、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当代国际关系、当代中国外交、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美国政治与外交、世界民族宗教问题研究、世界海洋政治研究、国际海洋法专题研究、国际环境政治、当代亚太国际关系、日本政治与外交、俄罗斯政治与外交、西方外交思想史、国际政治名著名篇导读、当代世界政治思潮、国际组织概论、国际政治经济学、欧洲问题研究等课程。/ Y3 x- O# s9 S! `" u$ i/ \
0 ]( j/ E1 _- N% a) K8 ? 毕业生概述:具有系统而坚实的国际政治学、政治学、外交学基础,系统掌握国际政治理论、外事工作理论实务,能够承担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外事工作部门从事有关的政策研究、教学等工作。
a% h5 g5 O0 r& }7、社会学(Sociology)" @+ M( q: H% ]0 N5 }
专业概述:社会学主要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和发展变化规律,揭示社会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以更好地认识社会现象,解决社会问题,进行社会规划和管理。, b1 J7 L P1 \, `( s* D
主要研究方向:海洋社会学、环境社会学、农村社会学、社会政策、女性学。7 k4 P+ _: h, e& R( |
主要课程: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中级社会统计、社会研究方法、社会学原著选读、海洋社会学专题、环境社会学专题、农村社会学专题、社会政策研究、女性学专题、SPSS应用、组织社会学、发展社会学、社会保障研究、文化社会学、经济社会学、社区研究、社会心理学、社会问题等。
: x1 W! j. I7 E& k8 O毕业生概述:社会学研究生要求具有较扎实的社会学知识,能熟练运用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具备较强的分析解决实际社会问题、从事社会工作与管理的实践能力,不仅可以适应社会学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从事社会学相关专业的教学与研究以及社会工作与管理等实际部门所需的人才,而且要为公共管理机构、社会组织机构、企业管理机构和政策研究机构等提供专业人才。目标是为我国政府有关部门、高等院校、新兴的社会保障事业、城市规划与社区管理事业、市场调研和企业。学生毕业后,主要就业去向包括在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从事教研工作,各级政府的民政、劳动与社会保障、扶贫等部门及相关的政策研究机构、公安、劳动改造部门及相关的研究机构、各级学校、医疗服务单位、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群众团体、社区组织和各种基金会会团体从事社会规划、社会政策研究、社会调研分析、社会工作管理、社会公共事业管理,以及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社区管理、市场分析、公关策划等工作。2 @. @8 d* V n9 M( o3 u3 b- T$ f
' a5 ^8 V' l2 m
8、政治学理论(Political Science)7 @+ n: p' R! ~9 A
9 V+ v3 A O5 w, [, _) n# D
一、专业概述* c \0 K2 `* |# ^* Q( K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较深厚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的理论与实际工作者,要" r$ Z8 f' L! o9 b8 p0 U R
求其在政治学理论与方法、西方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中国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等方面具有系, G P2 h/ B% {- h% \# J
统而扎实的专门知识,较高的外语水平,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成为能独立进行教学、科研和
% ~! F3 I0 N. v( G0 Q% c党政管理的高级专业人才,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事业服务。
2 g5 v% n0 `& `% ^$ o/ b+ k二、研究方向" b7 L+ \6 ]: S/ q9 p/ g
1、政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政治学理论和方法的基本内容、主要特点、基本功能及其在& F7 k0 M3 w- R! Z( F
现实代的发展和面临的新课题。( v8 ~) Z: ?: L. v
2、中外政治制度。研究中国政治制度史、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制度、中国政治体制改革
0 m4 a+ K( S$ A9 G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有关问题。
$ F9 i' l! s3 ]0 w) L3、中外政治思想。研究中外政治思想史、当代国外政治思潮、当代中国政治思想、当代中国
9 x( u0 }: c: M2 _3 {/ h政治发展等。$ m0 u( a( X; o
三、主要课程& N! U+ i! g/ V ^1 b
政治学原理专题、比较政治学、西方政治思想史、当代国外政治思潮、中国政治思想史专题: i! N* W, ^* l' z+ G# l
、中国政治制度专题、廉政学、宪法学、政党政治、国际政治理论、行政管理专题、政策科学# C8 f) s( F9 Z3 `) k
等。
$ j' G1 u+ |; J) Q5 D四、毕业生概述$ u0 f) ^3 C' c
本专业毕业生适应党政机关、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从事理论研究、教学、宣传和实际工作
t: I: w, H/ Y+ n4 l A( X/ H9 ~的需要,具有广阔发展空间和良好就业前景。
! c' s G6 e3 d n0 l) ^0 n' a; S
$ c L/ r8 O0 [/ J, U* ~6 O
三、博士学位授予点7 I Z% v' k( }6 s1 O" G
专业名称: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Law)
) I2 s' Z7 P& _3 `. P' s专业概述:6 c. W8 @" c- t8 H+ N+ L- l2 _% S
* ]; {3 c5 F- ]+ a- c资源与环境是人类经济社会增长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因而对资源开发利用及环境保护的法律调整早就成为一国法律的重要使命。环境资源法学形成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特别是可持续发展成为一国发展战略之后。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作为法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既研究资源与环境同人类开发利用行为的理论机理,也研究在此基础上抽象出的资源与环境法律规范与法律制度的形成、结构、体系;既研究一国资源与环境法律思想、历史与现状,也研究有关资源与环境的国际公约等国际法律渊源的历史与现状,从而为一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为资源与环境保护的立法、执法和司法提供理论与制度服务,也为全球“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提供理性与秩序选择。该学科将为国家机关、司法机关、高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等培养从事环境与资源法律方面研究与管理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J! k. Y" F' r Z. I3 X
主要研究方向:$ B# \7 ^, m! r8 d- P# ? M4 D
2 T3 d1 u: |* g B: Q/ [- W8 G5 B环境资源法学基本理论,国际环境法与外国环境法,海洋环境法,资源法。
' E. d1 k' a" I1 ^0 g. o主要课程:
% o5 m+ o1 M; p8 a0 P) t# x) j( t: Y2 Y) s
环境资源法学理论,国际环境法专题,海洋环境法专题,资源法专题,法学方法论,WTO与环境法专题,能源法专题,国际海洋法专题,环境社会学,环境经济学,专业英语。
1 S Q; o, E% Y' Z" g毕业生概述:
. r1 I" N" ?, Y% i2 i! X! ]; p: U3 `2 c+ ^6 }* _4 W
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掌握本学科专业的基础理论、系统制度规则和相关中外历史与现状,了解本学科的前沿动态。具有独立从事科研工作、教学工作、管理工作和独立承担本专业专门工作的能力。从事高校与研究机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从事资源与环境行政管理、司法、法律服务工作和企事业单位法律事务工作。 |